——评《我国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方略》
刘 青 成都体育学院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两大核心战略,共同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对人民健康和城乡体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桥梁——小城镇及其产业发展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独特优势,获得历史发展契机。如何将体育产业纳入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何种有效策略推进小城镇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极具现实性与紧迫性。
王艳、刘金生撰写,人民体育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我国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方略》一书紧扣国家战略,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纲领,将小城镇体育产业置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宏观框架下展开研究。书中指出,体育产业作为兼具经济、社会、文化功能的复合型产业,是破解小城镇人口流失、产业空心化等问题的关键抓手,也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这一研究视角不仅契合国家政策导向,更彰显了小城镇在城乡融合中的枢纽作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蓝图。
该书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痛点。作者通过大量实地调研,系统梳理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的多重矛盾,深刻分析同质化竞争与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深层症结,创新性提出体育产业赋能社会治理的观点,强调体育赛事、体育旅游等载体在激活小城镇地方文化资源、带动经济转型、重塑城乡文化认同的发展定位,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
在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与政策建议方面,该书认为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应坚持“城乡一体合理分工、因地制宜科学定位、规划先行培育”的指导方针,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中找准定位,在产业融合中找到市场,以运动项目或赛事活动为引领,打造特色体育产业。针对政策碎片化问题,作者呼吁“多规合一”的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的双轮驱动。本书构建了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的系统性分析框架,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多维度;通过典型案例提炼出可复制的经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证依据。其现实意义在于,将体育产业从单一的“经济增量”提升为“城乡融合催化剂”,为破解小城镇发展瓶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贡献新思路。
小城镇体育市场将成为我国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与增量空间。该著作也是在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方略》结项基础上完成的。在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研究(1949—2019)》也发现小城镇体育产业作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并给予重要政策支持,小城镇体育产业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的持续创新,相信未来对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将更加全面深刻,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以上是我对该书的粗浅评鉴,实属管中窥豹,难免挂一漏万,书中大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2025年1月4日于四川成都
审核:张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