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的“2025北京体育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启幕。活动以“双奥之城·消费赋能”为主题,通过资源推介与创新对话,全面展现北京体育产业从“奥运遗产活化”到“消费生态构建”的战略实践,为全国体育行业提供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北京市体育局、各区级体育局、重点企业代表及行业投资者齐聚一堂,共绘体育消费升级新图景。
双奥基因驱动消费升维:构建国际赛事名城的战略路径
双奥精神不仅是北京的城市基因,更是驱动体育产业变革的核心动能。北京体育产业的发展致力于将奥运场馆、赛事IP与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持续的消费场景,让“双奥之城”成为全民共享的运动生活方式载体。活动现场,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重磅推介北京“双奥100”赛事体系,以此发挥体育赛事引领示范作用,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北京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张朝晖在会上指出,2025年度我们持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体系,将举办1280多项体育赛事,其中“双奥100”精品赛事198项,打造开年季、潮动季、燃情季和冰雪季四个赛事矩阵,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冰雪消费、时尚体育消费、户外运动消费,带动文化、旅游、商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北京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 张朝晖
同时,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温嘉指出,中国体育产业已步入“全域融合、多维赋能”的新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北京始终扮演着“创新试验田”与“模式输出地”的双重角色。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将全力支持北京经验在全国的推广复制,也期待更多企业以本次推介会为契机,深度融入北京体育产业生态建设,共同开创体育产业的美好未来。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温嘉
禀赋激活,场景再造:北京全域体育的生态跃迁
北京凭借独特优势资源,构建起多层次、差异化的体育消费新版图。平谷区将体育融进山水、融合业态、融汇文化做出体育品牌、强化体育营销、集聚体育赛事,打造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平谷IP;延庆区融合冬奥遗产与长城文化,构建四季全时消费场景,形成了独特的体育运动创新集群,成为国内外体育运动朝圣地;运河商务区以千年漕运文脉为基底,探索“文化+商业+绿色”滨水发展模式;凤凰岭景区依托政策支持,充分挖掘户外运动市场潜能,提升自身优势,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翟墨国际航海中心以帆船研学推动体教融合实践,让孩子们在户外体育运动中驭风而行,帆承梦想;乐恩嘉业则以国际定向体育旅游周打造文体旅融合城市新名片,在旅游中感受运动的魅力,在运动中丰富旅游的参与形式;华体赛事以体育赛事为平台,打通文旅商的新通路;国家速滑馆充分推进后冬奥时期场馆可持续发展,集合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北京正以“一区域一策略”的精细化运营思维,贯通生态资源、文化融合与业态创新,以多元化场景开辟“体育+”生态的广阔空间,彰显北京立足战略高度、激活全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格局。
签约启新:标准化建设引领行业升级
招商会上,中体联(北京)认证服务有限公司与北京市体育产业协会完成FIBA(中国)场地认证及技术服务在北京地区的合作签约。这一合作标志着北京体育产业标准化服务迈入新阶段,未来在北京将通过国际认证体系赋能场馆建设、赛事运营与人才培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展望:以北京经验赋能全国体育生态
此次推介会的举办,一方面展示了北京在体育产业建设发展方面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区域产业合作,北京将进一步拓展体育消费的市场空间,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竞争力的体育产业生态。未来,北京将继续发挥“双奥之城”的独特优势,推动体育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审核:张素琦